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目 录
第一篇 总体思路
第二篇 空间布局
第三篇 基础建设
第四篇 产业发展
第五篇 保障措施
第六篇 近期行动计划
序 言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由18个市县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组成,陆地国土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授权管辖海洋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2009年末常住人口864万。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岛屿。
早在几千年前,海南岛就有人类活动。秦代时设行政区,西汉时设儋耳、珠崖两郡。世居民族主要有黎、苗、回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地方文化和社会风貌。自1950年海南岛解放以来,海南逐步改变了经济封闭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社会事业百废待兴的状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按照《意见》明确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面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篇 总体思路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建省办经济特区22年来,海南已从昔日落后的边陲岛屿发展成为初步繁荣的经济特区。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第一节 发展基础
2009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16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751元和4744元。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结构初步形成,热带特色农业、新型工业、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比例为28:27:45。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全国一流水平。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一批度假区、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全省旅游饭店达到400多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12家,2009年接待游客过夜人数2250.3万人天次。
第二节 比较优势
——区位优势。海南岛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靠近国际海运主航道,地处热带,拥有沿海、沿边、岛屿等地缘优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具备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条件。
——资源优势。海南富集海、岛、山、河,资源丰富多样、组合度好,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集中了滨海沙滩、热带雨林、珍稀动植物、火山与溶洞、地热温泉、宜人气候、洁净空气、民族风情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体制优势。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省实行省直管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央赋予了特区立法权,尤其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方面给予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
——生态优势。2009年海南岛森林覆盖率达到59.2%,天然草原面积142.5万亩,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基本保持国家一级水平,82.8%的河流和88.9%的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86.7%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符合国家一、二类标准。
——产业优势。热带特色农业优势凸显,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的新型工业初具规模,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海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专栏1:资源概况
第三节 制约因素
当前,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偏小;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国际知名度不高;城乡管理水平较低,社会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风暴潮等灾害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人文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第四节 发展机遇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高度重视海南的发展,明确将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作为全国区域经济战略性布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海南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迫切任务,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和发展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产业。海南依托生态环境优势,着力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我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格局,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不断上升,为海南创新理念和以世界眼光谋划发展、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海南有条件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平台。
——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3500美元,旅游休闲已成为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海南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二章 发展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第二节 战略定位
——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充分发挥海南的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
——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加大南海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使海南成为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物资供应、综合利用和产品运销基地。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2年,用3年左右时间打牢基础,优化环境,落实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谋划并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特色旅游项目,实现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旅游服务质量大幅提高,海南旅游的国际吸引力、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16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314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39%。
——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旅游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76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54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
——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海南旅游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高,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768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124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专栏2: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主要经济指标
注: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按2009年价格测算。
第四节 建设发展原则
——坚持国际标准,打造精品。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坚持大产业布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积极培育本土特色品牌,加快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不断提升旅游业的科技水平和文化内涵,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和服务品牌。
——坚持强岛富民,普惠民生。以提高海南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旅游开发和建设要带动就业增长和海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让全体居民都充分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成果,将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珍惜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
——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打破体制障碍,破解发展难题,有效整合资源,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建设开发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
——坚持规划引导,扎实推进。要把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海南发展的长期目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发展步骤,优化空间布局,预留发展空间,不断巩固、夯实发展基础,有序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旅游业与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统筹旅游资源的商业性开发和公益性开发,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第二篇 空间布局
第三章 空间布局
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定位,统筹考虑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优化人口布局、生产力布局、城乡布局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滚动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功能组团和海岸带功能分区,加强对主要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规划控制。
第一节 功能组团
北部组团。以海口市为中心,包括文昌、定安、澄迈三市县,面积7965平方公里,占海南岛面积23.37%。重点发展文化娱乐、会议展览、商业餐饮、高尔夫休闲、金融保险、教育培训、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和汽车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根据条件适度集中布局特色旅游项目,培育发展一批定时定址的节庆、会展活动和体育赛事。海口市要发挥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和旅游集散地的作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文昌市将逐步建设成为集卫星发射、航天科普、度假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航天城。
南部组团。以三亚市为中心,包括陵水、保亭、乐东三县,面积6955平方公里,占海南岛面积20.41%。重点发展酒店住宿业、文体娱乐、疗养休闲、商业餐饮等产业。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布局建设特色旅游项目,培育一批文化节庆、会展活动和体育赛事。建设好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将三亚打造成为世界级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发挥三亚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的集聚、辐射作用,形成山海互补特色,带动周边发展。
中部组团。包括五指山、琼中、屯昌、白沙四市县,面积7184平方公里,占海南岛面积21.07%。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加强热带雨林和水源地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热带特色农业、林业经济、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城镇服务业、民族工艺品制造等。重点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和黎族苗族文化旅游项目。
东部组团。包括琼海、万宁两市,面积3576平方公里,占海南岛面积10.49%。发展壮大滨海旅游业、热带特色农业、海洋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根据条件,适当布局特色旅游项目,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将博鳌建设成为世界级国际会议中心。
西部组团。包括儋州、临高、昌江、东方四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面积8407平方公里,占海南岛面积24.66%。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集中布局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把儋州建设成为海南岛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东坡文化园。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探奇旅游、工业旅游、滨海旅游等。
海洋组团。包括海南省授权管辖海域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巩固提升海洋渔业和海洋运输业,做大做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和加工业,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鼓励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在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海洋旅游项目。
专栏3:功能组团和重点旅游景区(度假区)布局图
第二节 海岸带功能分区
海岸带是指海洋与陆地交汇地带,范围包括海岸线向陆地侧延伸10公里,向海洋侧延伸10米至15米等深线。海岸带是海南人口、经济的集聚区,也是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布局的重点区域。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海南岛海岸带从功能上划分为六大类型:临港经济区、城镇生活区、旅游休闲区、生态保护区、农业和渔业区、其他区。
——临港经济区。主要功能:建设港口和临港产业,实现港区联动,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区。这类海岸带开发要坚持效率原则,通过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海岸带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适度发展工业旅游、休闲渔业等。
——城镇生活区。主要功能:用于城镇发展,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景观。对该区域尚未开发的海岸线,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外,严格限制其他设施建设。
——旅游休闲区。主要功能:用于发展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配套完善服务设施,重点发展酒店住宿、商业餐饮、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等产业。
——生态保护区。主要功能:用于保护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生物物种和自然历史遗迹。这一带的旅游开发必须在保全自然保护区面积、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不破坏沿海基干林带等生态隔离带的前提下,实行保护性开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科普旅游等。
——农业和渔业区。主要功能:用于农业生产、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
——其他区。主要功能:用于科研、军事和其他等。
第三节 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发建设
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发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统筹规划原则。将全省重要旅游资源的规划权和重大旅游项目的审批权集中到省一级。新开发的旅游区和重大旅游项目必须与本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相衔接。
——政府引导原则。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原则上由省、市县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根据规划和审批的建设项目有序供应土地。严格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对已批未建的闲置土地依法采取限期开发、收取土地闲置费、收回等方式处理。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做到供应一块、开发一块、见效一块。用于规划建设的滨海、滨河、滨湖等优质土地资源,原则上主要用于度假区和酒店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环境协调原则。在旅游开发中,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最大限度地保持山脉、水系、海岸、海岛的自然状况,着力保护好热带雨林和海洋生态资源,防止生态破坏。建筑材料应尽量采用本地材料和节能环保材料,建筑风格要突出文化特色,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融合,配套好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滨海度假区的开发应当最大限度保留视线通廊,保护开敞空间。
——差异化发展原则。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发建设要结合资源特色和区域功能,合理定位,突出特色,进行差异化开发,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开发强度控制原则。按照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对旅游区的开发强度实施分类指导和严格控制。新建度假区要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规划标准。新建滨海度假区的建筑物与沿海最高潮位线最小距离原则上不低于100―200米,200米范围内既有建筑物不得扩建。涉及海域使用项目,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专栏4: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第三篇 基础建设
第四章 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之路,始终保持海南森林覆盖率、大气质量和水质等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第一节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快推进以天然林保护、重点生态区域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和保护、"三边"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到2015年,在稳定森林覆盖率60%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森林质量,努力增加森林碳汇。加强对水土流失区域、受损海洋生态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到2015年退化土地(水土流失、沙化、采矿破坏)恢复率达到70%,生态公益林覆盖率达到23%。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力度,到2015年,历史遗留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和损毁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65%和80%。建立健全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湿地、海洋生态等自然保护区体系,使全省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9%。尤其要注意在旅游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环境。
鼓励生态脆弱地区的村民向城镇迁移,做好迁移的后续工作,稳定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大对市县生态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专栏5: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力度,促进物种资源可持续发展,防止重要物种资源流失。强化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有效防控外来生物物种的入侵。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第二节 污染防治
重点加强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和大气污染的防治。建立产污强度准入制度,重点防治工业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企业应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完成评估验收。加速治理现有工业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集约发展、集中布局新型工业,实现全省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达标。推进重点工业开发区和重点旅游景区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景区设置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设备,配备环保型公厕、垃圾收集装置和简便污水处理设施,鼓励使用清洁型交通工具。推行绿色酒店消费模式,减少用水和一次性用品使用量。严格控制高尔夫球场的农药和化肥用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推行改水改厕,到201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1%,农村饮用水全面达标。推广应用生态化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快建立村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加快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流域和担负饮用水集中供水任务水库的水污染防治。在全省所有市、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建立健全治污设施正常运营保障机制。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建设港口污水和垃圾接收设施。加强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急防备能力。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生态环保部门对生态环境的综合监管力度。开展入海河流、直排污染源和南海海域环境监测。严格水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建立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公报制度,逐步推行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体系。
第三节 资源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土地、水资源、海岸线、矿产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状况评价制度;建立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鼓励和推广节约资源的设计、工艺和设备;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要配套建设节能、节水等设施;全省城市市区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实心黏土砖,县城和农村地区逐步实现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实心黏土砖;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使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产品、设备和设施,禁止产品过度包装,逐步禁止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和支持使用再生水和散装水泥,选择具备条件的城市区域开展中水回收利用管网建设试点;坚持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及废弃物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加强对报废机动车辆、家用电器的回收拆解管理和再生循环利用;积极开展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蔗渣、粉煤灰、火电厂脱硫石膏、浆纸厂"绿泥"、废钢铁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推进昌江国家级循环经济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逐步在海口、三亚等市县以及洋浦、老城等工业开发区开展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活动,争取将海南建设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第四节 低碳技术应用与推广
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核电、液化天然气、燃料乙醇、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实施太阳能利用和建筑节能工程。推进"太阳能风力路灯照明示范工程"和"新型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示范工程",2015年全面覆盖海口、三亚、琼海等重点旅游城市、各滨海度假区和4A级以上旅游景区。大力推广液化天然气(LNG)燃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继续扩大推广沼气利用,提高农户沼气使用比例。到2020年,全省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50%以上,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热带特色的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严格履行规划环评及建设项目环评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严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2020年基本形成以低碳技术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完善有利于低碳技术应用与推广的政策和监督管理机制。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碳排放降低指标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建立相应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制定鼓励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完善分时电价、差别电价等政策;大力推进各类减排工程设施建设,增加"以奖代补"专项转移支付。
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和产品。加强蓄能、变频、洁净煤、新能源汽车、节能灯、建筑节能等低碳技术及产品推广应用;加强国际国内的合作与交流,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倡导和培养低碳生活方式和旅游方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五章 和谐旅游岛建设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扎实推进和谐旅游岛建设。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
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继续优化人口结构,大力实施优生促进工程,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优先发展教育。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升人民群众参加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力争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逐步实现中职免费教育。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每个市县要办好1―2所普通高中学校,每个镇至少办好1所寄宿制中心学校和1所中心幼儿园。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国家级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及实习培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产结合和工学结合,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开展专业创新试点,提高职业教育支撑区域产业建设的能力,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海南新兴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提高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水平,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加强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吸引国际知名旅游院校来海南合作举办旅游院校,引进优质旅游教育资源。依托现有教育资源,组建"海南国际旅游职业学院",建设海南特色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设立"海南省旅游研究院",加强海南旅游发展基础理论、政策法规和规划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高层次的人才交流、集聚平台,出台落户、住房等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旅居海南的各类人才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第二节 公共文化体育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省、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建立以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为主的数字资源库。加快推进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无线、有线、卫星等立体交互的全省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提高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集中建设一批适合于四季训练的运动场馆,加快推进省体育中心、海口江东体育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体育运行经费保障机制。
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整合资金渠道,加大投入,重点对黎族苗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文化等进行挖掘整理、提升展示,开发旅游文化产品,资助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国家南海博物馆、南海水下考古中心、五指山黎峒大观园、东坡文化园等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加强海南黎族、苗族传统民居、村寨保护,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陈列传习设施,保护黎族苗族文化。保护性开发海口骑楼老街,打造成特色旅游风情街区。
第三节 公共卫生体系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海口、三亚两个省级医疗保健基地和儋州、琼海、五指山三个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建设,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医疗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完成省中医院和区域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改造,新建省肿瘤医院、省眼耳鼻喉科医院。大力发展新型城乡基层医务体系,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成市县医院标准化改造,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立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卫生室。进一步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全省23个疾病控制中心的能力建设,逐步健全全省和区域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和监测系统能力建设,加强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做好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妇幼保健三级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加快建立完善医疗急救体系,争取将海南纳入国际医疗救援机构(SOS)网络,提高急诊急救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着力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和外语水平。建立健全海南与各省(区、市)异地医保互认制度,推进解放军第301医院海南分院建设。
第四节 就业和社会保障
积极促进就业。国际旅游岛建设要为海南人民提供更多、更充分的就业机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依托项目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的良性互动。加快建设一批符合海南特色产业要求的专业化职业培训和实训基地。强化就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确保每个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家庭和贫困户至少有一名适龄劳动力就业。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增长机制,确保低保补助增幅不低于物价水平涨幅。在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和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范围,逐步实现全民医保。2010年启动农村新型养老保险,鼓励农民参保,率先实现60岁以上农民全部由政府提供基础养老金。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工作,2020年初步建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城乡一体化建设
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以国际旅游岛规划为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城乡规划相互分工、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统筹城乡规划编制,优化建设空间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乡镇和村庄规划,统筹村庄和农村社区的布局,合理利用集体土地,科学引导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统筹城乡交通、防洪减灾、供电、供水、燃气、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推动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财政、金融等支农政策体系,完善城乡对口支援机制,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同步发展的新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增长幅度不得低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着力推进教育、就业、公共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民增收以及生态文明等民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教育移民、劳动力转移、生态补偿等工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逐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和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大对革命老区、中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强化综合服务功能,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发展实力和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将县城和建制镇建设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和农村社会公共产品的供应基地。依托县城和建制镇,按照"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推动海口演丰镇、云龙镇、文昌东郊镇、定安龙门镇、琼海博鳌镇、会山镇、万宁兴隆镇、陵水新村镇、三亚天涯镇、屯昌枫木镇、保亭三道镇、五指山水满乡、琼中营根镇、白沙牙叉镇、澄迈福山镇、临高新盈镇、乐东尖峰镇、莺歌海镇、昌江昌化镇、儋州蓝洋镇、中和镇、东方天安乡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
第六节 社会环境建设
旅游法制环境。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的优势,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加快制定旅游市场监管、资源保护、行业规范等专项法规,及时将国家赋予海南的优惠政策、配套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体系。加快修订《海南省旅游条例》,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高游客和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专栏6:旅游专项法规立项计划
旅游市场环境。健全旅游市场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原则,推进旅游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设立旅游综合执法机构,统筹协调工商、交通、公安、价格、商务、卫生、质检、文体、药监、林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探索建立"综合执法、相互取证、归属处罚"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旅游服务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警示、惩戒以及信用预警机制,推广使用电子行程单。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社会治安环境。扎实推进平安海南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快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型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增强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的安全感。妥善处理利益关系,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和基础性问题。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诈骗、暴力宰客、妨害执行公务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沿海地区和海上治安防控,加强对沿海港口、码头和出海船舶监控设施及渔船联络设备建设,建立海上治安管理监控体系,为开辟海上运动、观光及开放西沙旅游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人文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育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社会风尚。持续开展文明素质提升行动,综合运用宣传教育、舆论引导、行政管理、依法治理等方式,倡导文明、卫生、节约、环保的行为,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大力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引导游客文明出行、文明消费。广泛开展各种旅游知识、服务技能竞赛,努力打造服务品牌,树立行业新形象。加强从业人员外语培训,逐步推广居民英语日常用语,创建国际化语言环境。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形成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培养全民旅游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观念,营造善待游客、文明和谐的旅游氛围。
第六章 现代化基础设施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适度先行,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的保障水平和支撑能力。
第一节 交 通
进出岛通道。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海口至广州、海口至南宁高速公路建设。对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进行扩能改造;适时建成开通运营博鳌机场;开展西部机场前期工作。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重点建设洋浦、海口(马村)、八所、三亚、清澜五个港口,尽快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港口格局。加快推进马村海洋石油专用码头和服务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邮轮码头,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推进国际邮轮母港发展。
岛内交通网络。2010年底前建成开通东环铁路,2015年底前建成西环铁路,适时建设西线铁路扩能改造和洋浦支线铁路项目。推进中线地方高速公路和万宁至洋浦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田"字型高速公路网络。提升现有国道、省道技术等级,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环岛高速铁路、"田"字型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国道、省道为辅线,升级达标的农村公路为延伸的交通网络,形成岛内"2小时旅游交通圈"。
旅游交通设施。延伸沿海公路主干线,分期、分段建设沿海观光公路,配套完善观景点设施。打通主干道通往旅游景区的连接通道以及景区和景区之间的连接通道,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逐步建设完善登山道、自驾车服务基础设施、露营地设施,规范引导自发性旅游活动。重点滨海旅游城市要逐步建设完善游艇基础设施,在主要内河预留旅游航运通道和游艇码头发展空间。在主要旅游城市和大型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及配套设施,满足自行车、轮滑、步行等休闲交通需求。
第二节 能 源
坚持清洁利用常规能源、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电力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多元、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促进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电源建设。建设海南昌江核电2台65万千瓦核电机组;适时建设东方电厂二期;积极推进LNG发电项目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工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加快建成东方感城、四更、高排等风电项目,以及临高县光伏并网示范工程等太阳能发电项目,按照规划有序开发海上风电项目。
电网改造。推进海南电网跨海联网二期建设,为海南电网安全运行创造更为有利条件;加强220千伏主网架建设,提高电力传送能力;合理增加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布点,提高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启动智能电网研究试点工作,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电网、节能调度等多种方式,着力打造安全、高效、清洁、并具有自愈能力的海南电网。
油气开发。加大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海南LNG项目和洋浦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加快环岛天然气管网建设,逐步建成连接岛内各大城镇和主要度假区、景区的输气管网,提高民用燃气覆盖率。
专栏7:交通能源重点建设项目
第三节 水 利
强化水资源保障,集中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开源与节流并重、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和监测预报与预警先行、防范与治理为一体的水灾害防治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严格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实施一批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合理规划、有效拦蓄和利用地表水,规范开采地下水,扩大利用海水,增加供水能力,提高用水效率。开工建设红岭水利枢纽,做好灌区工程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做好迈湾、天角潭等水库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论证后适时开工建设,基本解决海南岛的工程性缺水问题。
完善城乡和旅游区供水设施。在用水量较大的中心城镇和水质安全性较差地区,新建、扩建水厂,统一处理,集中供水,辐射周边旅游区,满足城乡居民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游客集散地和主要景区设置达到饮用水标准的便捷取水设备。2013年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有效防范治理灾害。建设重要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中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沿海海堤工程、防台风基础设施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防潮、防台风指挥系统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第四节 信 息
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形成"数字海南"框架。
大力发展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实现高速宽带无线网络覆盖全岛。完善沿交通干线、连接所有行政村和景区景点的光纤网络。建设"无线海南",实现宽带无线网络全覆盖。积极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加快网络升级换代。加强卫星通信,建设覆盖全省大部分海域的卫星通信网,提升南海领域的应急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
鼓励和扶持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争取将海南省作为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省,积极推进网络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基础网络的融合化发展和信息内容的特色化竞争。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的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建设旅游电子政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推动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重点旅游城市、度假区、景区和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提升旅游经营管理和营销水平。建设旅游国际呼叫中心、"数字海南信息亭"、智能交通、电子商务、智能健康医疗、平安城市等重点信息化工程。
第四篇 产业发展
第七章 旅游业
以旅游六大要素为基础,以国际化改造为手段,加快创新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高度融合,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第一节 旅游产品开发
加快对现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同时大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不断挖掘和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逐步形成以滨海度假旅游为主导、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融合发展、专项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在推进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特色旅游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培育十大旅游产品,推出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塑造与海南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相匹配的旅游品牌形象,逐步形成海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专栏8:重点旅游产品
专栏9:精品旅游线路
第二节 住宿业
逐步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具有海南特色的住宿服务体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发布《海南住宿业发展白皮书》,及时披露市场供需信息,加强对各类宾馆饭店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引导住宿业有序发展。积极创建"绿色饭店",推动住宿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滨海度假酒店、温泉度假酒店,适度发展商务酒店、青年旅馆、乡村旅馆和汽车旅馆,鼓励发展家庭旅馆经营和房屋租赁经营。突出本土文化,吸收异域文化,鼓励发展各类文化主题酒店。继续引进国内外著名酒店管理品牌,推进高档酒店和度假酒店的品牌化经营。扶持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形成本土酒店管理品牌。健全标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推进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加强对产权式度假酒店开发建设、销售等环节的严格规范管理。
第三节 旅游交通服务业
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以市场化和企业化改革为方向,对旅游交通要素进行国际化改造,逐步实现交通运输方式之间"零距离换乘"和旅游交通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发展。鼓励航空公司增加进出海南岛空中航线,支持旅游企业开展包机业务,逐步开通海南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空中快线",实现公交化运营。推进低空空域开放,扶持建设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在开通环岛铁路客运的基础上,条件成熟时开通环岛旅游专列,为开展环岛旅游创造便利条件。依托公交资源和大型旅游企业,引进大公司,组建竞争力强、服务规范的旅游汽车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鼓励发展汽车租赁业务;城市公交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点,开通观光巴士;支持发展自驾车俱乐部。积极引进境外大型邮轮公司在海南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国际航线邮轮服务业务;吸引国内大公司在海南设立邮轮公司。完善游艇管理办法,建设边检监护管理体系,适当扩大开放水域,做好经批准的境外游艇停泊海南的服务工作,培育发展游艇俱乐部。
第四节 旅行服务业
推进旅行社改革、重组和业务创新,完善散客旅游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旅游批发零售体系。鼓励旅行社经营综合业务,支持旅行社兼并重组,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品牌优势突出的大型旅行社集团,推进旅行服务的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鼓励中小旅行社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创新经营方式。加快旅行服务业的信息化改造,推动旅行社开展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等,全面提升旅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引进境内外大型旅行社到海南设立分支机构。落实支持旅行社的配套政策,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旅行社按营业收入缴纳的各种收费,计征基数应扣除各类代收服务费;旅行社用于宣传促销的费用依法纳入企业经营成本。
支持旅行社发展壮大,鼓励大型旅行社拥有旅游交通等要素资源,推进旅行社和导游一体化管理。抓紧完善导游等级制度,提高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专家、教师从事导游工作。
第五节 旅游营销体系建设
以树立海南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目标,以产品营销为重点,整合营销资源,加大营销投入,创新营销方式,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体、营销代理机构为补充的旅游营销体系。
形象定位。根据海南的资源特点和旅游产品特色,海南国际旅游岛总体旅游形象定位为:"阳光海南、度假天堂--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围绕提升整体形象,国内市场要在巩固海南作为国人度假旅游主要目的地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滨海度假、热带雨林、高尔夫、邮轮游艇、航天体验、免税购物、温泉疗养"等核心旅游吸引物在游客心目中的认知度;国外市场要大力提高游客对海南的了解和认知,塑造和保持海南独特的目的地形象,提升海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市场定位。坚持以国内旅游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进一步巩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以及港澳台、俄罗斯、韩国、日本、东南亚等重点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国内大中城市以及中亚、北欧、西欧、澳洲等客源市场。
市场开发策略。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渠道,逐步在境内外主要客源地设立海南旅游办事处,依托主要客源地的大型旅游机构建立旅游营销代理网络。实施联合营销的市场战略,建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重要媒体和航空公司、景区景点、度假区联动营销机制,成立旅游营销联盟。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带动企业增加营销经费,设立旅游促销专项资金。创新营销手段,有效组合人员推销、媒体报道、广告宣传、网络营销、活动营销、事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
第六节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为目标,突破瓶颈难题,加快建立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交通枢纽、景区景点、城市广场等游客较为集中的场所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机场码头、交通主干道、景区景点连接道路、旅游城镇、度假区、景区景点等处设置规范的中英文旅游标识标牌。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制定颁布旅游厕所的卫生质量标准,各类经营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公用厕所要对游客和公众开放,用两年时间建成管理规范、清洁卫生、方便游客的旅游厕所体系。建设具有宣传、促销、咨询、预订、投诉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门户网站,加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依托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应急救援、公共医疗、卫生检疫防疫等安全救助体系。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以旅游交通、旅游设施、旅游餐饮安全为重点,严格安全标准,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重大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重点旅游地区要建立旅游专业气象、海洋环境、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防止重大突发疫情通过旅行途径扩散。健全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章 文化体育产业
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普及休闲体育运动,大力发展康体保健产业,将海南打造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文化娱乐、运动健身和休闲疗养胜地。
第一节 文化娱乐业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进创意产业人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策划、动漫制作等各类文化产业。
培育节庆会展品牌。建立健全会展业协调管理机制,制定会展业行业标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民俗特色的节庆活动,创新办好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完善会展服务设施,积极招徕承办各种专题会议展览,培育国际会展品牌。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和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引进境内外知名的专业会展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对入境参展商品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和通关便利。
大力发展娱乐演艺业。鼓励举办大型旅游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丰富演艺文化市场。引进各类演艺企业和专业创作团队,开发形成音乐会、舞台剧、曲艺、戏剧、马戏、演唱会、实景演出等一批演艺品牌。丰富大众化娱乐产品,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鼓励发展不夜城、娱乐城、酒吧街等设施,丰富夜间娱乐产品。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将海南打造成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积极组织举办国际文化活动,精心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海南文化"走出去",促进海南文化、娱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世界知名度。
专栏10:文化节庆活动
专栏11:会议展览活动
第二节 体育健身业
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业,举办有海南特色的体育赛事,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大力发展潜水、帆船、帆板、冲浪、垂钓、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滨海运动项目和自行车、登山、漂流、野外拓展等户外运动项目。通过商业运作机制,建设一批体育训练基地和冬训基地,吸引各类运动队和俱乐部来海南训练和比赛。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赛事活动,举办好公路自行车、沙滩排球等赛事,培育一批体育赛事品牌。支持培育若干具有海南特点的体育运动组织。在海南试办一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稳步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支持三亚奥林匹克湾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投入,扶持体育产业发展。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促进高尔夫运动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保健、教育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引进高尔夫装备品牌企业,拉长高尔夫产业链条。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高尔夫职业赛、业余赛、巡回赛,培育本土高尔夫赛事品牌。
专栏12:体育赛事
第三节 休闲疗养业
在提高全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疗养产业。
完善休闲疗养服务网络,鼓励现有医疗机构扩大疗养服务范围,鼓励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和康复疗养、养老养生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康复疗养、温泉康体疗养、森林氧吧康复等疗养服务项目。在主要旅游城市和大型旅游度假区,扶持建设若干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休闲疗养项目。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医疗和保健机构,争取开办中外合资医院,引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满足境内外游客的休闲疗养服务需求。引进市场机制,提高养老产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产业。
第九章 房地产业
积极引导和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房地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房地产业发展的类型、规模和速度,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第一节 房地产供应体系
发挥生态宜居特色,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房地产产品供应体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优先发展满足常住居民住房需求的房地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发展酒店、度假村等经营性房地产,适度发展满足避寒、疗养、养老等不同需求的度假旅居型房地产。逐步形成以海口、三亚为两大中心,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衡发展,区域之间特色各异、互补性强的房地产空间发展格局。
第二节 保障性住房建设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有效保障土地供应,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的供应量,进一步推进垦区、林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推进农村危房(含库区移民危房和少数民族茅草房)改造步伐。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项规划,落实保障措施,完善保障体系,到2012年,基本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第三节 规范房地产市场
加强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强化规划引导,适度供应土地,合理调控房地产的规模、结构、开发时序和空间布局。使房地产业发展与人口规模、资源和环境容量、城镇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协调。认真贯彻落实土地、信贷、税收等政策,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严格房地产准入和清出制度,建立房地产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土地和商品房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环节的严格规范管理。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和物业管理服务业,规范二手房交易和房屋租赁市场。严厉打击圈地不建、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第十章 金融保险业
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优化金融环境,建立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到2020年,将金融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第一节 金融组织体系
健全金融组织体系,设立独立法人的省级地方银行,健全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银行体系。积极发展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构建保险市场体系。引进和组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市场等证券市场体系。
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海南金融企业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推动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引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来海南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调整和优化网点布局,完善服务设施。支持省级融资担保平台做大做强,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发展。
第二节 金融服务创新
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国际化服务水平,全方位促进投资、贸易、货币兑换、刷卡消费等便利化。推进外汇服务便利化,推动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改善结算环境。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完善外汇支付环境。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鼓励创新保险产品,拓展大众保险市场。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旅游保险、责任保险等,扩大保险业保障、资金融通和辅助社会管理的功能。创新旅游保险业务,开发新兴旅游保险、特种旅游保险和综合性旅游保险等适应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保险产品。鼓励开发邮轮游艇保险,完善旅行社责任险,推动旅游意外险、景点等旅游各环节责任险,健全旅游保险救援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覆盖面,发展农村小额保险。
第三节 金融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推进金融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信贷产品和审贷模式。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担保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对商业性开发景区开办依托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质押贷款业务。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鼓励中小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鼓励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发行面向中外游客的"海南国际旅游岛"银行卡。推动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小额支付"一卡通"业务。鼓励景区景点、酒店等旅游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扶持优质旅游企业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
第十一章 商贸餐饮业和现代物流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网络,塑造培育品牌,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将海南打造成为"国际购物中心"、"美食天堂"、区域性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第一节 商业零售业
深化商业零售业改革,着力推进国际化改造,大力改善服务环境,促进旅游购物消费。到2020年,旅游购物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重达到40%,旅游购物消费对零售业的贡献率达到50%。
积极发展与旅游相适应的多层次商业零售业态。加快出台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稳步推进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实施,统筹安排好离岛免税店、离境免税店的建设和经营,积极探索在现行监管模式下引入竞争机制。引进奥特莱斯(Outlets)商业模式,提供土地等优惠政策支持,建设大型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完善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商品交易市场、专卖店、折扣店等多种经营业态,推动连锁经营、直销配送和网上购物等经营方式创新。
加快商业零售设施的建设改造,大力改善商业服务环境。在主要旅游城市,结合城市建设和旧城区改造,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名牌名店商业街、步行商业街,引进国内外名牌商品和连锁企业落户。在旅游小镇、度假区、景区、旅游线路和高速公路服务区逐步建设完善购物场所。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一网多用",提高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发展。
推进海南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引导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培育形成若干旅游商品开发龙头企业。鼓励研究开发旅游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纪念品、深加工土特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体现海南特色、品种齐全、实用性强、品质较高的旅游商品。策划举办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办好国际旅游商品展销会。
第二节 餐饮业
深度开发、挖掘海南特色饮食文化,推进餐饮业连锁经营,大力培育海南餐饮品牌。保护、弘扬海南传统特色餐饮美食,挖掘、提升一批新的特色餐饮品牌,举办海南菜创新技能大赛,开发畜禽、海鲜、风味小吃、民族食品、特色饮品等系列美食。引进国内外著名餐饮企业和餐饮品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旅游城市和大型度假区建设美食街、酒吧茶艺风情街、不夜城等餐饮服务集聚区,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餐厅、主题酒吧、咖啡厅和茶艺馆。结合旅游节庆和会展活动,举办美食文化节。鼓励编印美食指南,制作美食电视节目,宣传海南特色美食。加强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开展创建"游客放心餐饮店"活动。
第三节 现代物流业
依托洋浦保税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航运、中转等业务,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将海南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背靠华南腹地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在完善监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骗取出口退税措施的前提下,在洋浦保税港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
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加快琼北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沿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打造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统一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培育和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鼓励生产企业物流外包,推动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发展。改进和规范货物通关相关收费,建立动态的、有竞争力的价格机制,鼓励国内外航运公司的船舶挂靠海南港口和有实力的大型船舶管理公司入户海南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开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鼓励国内航运公司开辟公共内支线,大力支持洋浦经济开发区的航运企业发展壮大。
第十二章 热带特色现代农业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瓜菜、畜产品、水产品、花卉等热带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以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第一节 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
冬季菜篮子基地和热带水果基地。以农产品出岛保障内地冬季市场供应为目标,建设一批重点示范区,优化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稳妥扩大生产,畅通南菜北运绿色通道,使海南成为全国重要的冬季瓜果蔬菜生产基地。
南繁育制种基地。结合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建立用地保护区,保障南繁育制种用地,稳定提高南繁基地育制种生产能力。统筹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与管理,把海南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天然橡胶基地。稳定橡胶面积,调整橡胶种植布局,逐步在海南岛西、中、南部形成天然橡胶优势产业带,建设一批大型、高质量、标准化的橡胶生产基地和种苗基地。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重点推广一批胶木兼优新品种和定植、割胶等实用技术,提高胶园管理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深化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农场与胶农利益分配,增加种胶职工收入。推进橡胶初产品规模加工,逐步淘汰规模小、污染重、产品质量差的小型加工厂,提高加工效益。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等体系,力争在2020年以前通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非免疫无口蹄疫区认证。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变,推广标准化养殖小区模式和"猪―沼―作物"生态种养模式,在保障岛内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建成一批畜产品出岛出口基地。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竞争力强的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集中力量抓好畜禽和水产品深加工、瓜果菜预冷及储运、热带经济作物产品深加工,加快定安、琼中、昌江、屯昌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区域建设。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强化流通服务,建成现代化大型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推广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培育形成一批海南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做好基因生物安全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启动合作社联社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工作,培养专业化服务人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第三节 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
促进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瓜菜采摘、农家旅馆、特色餐饮、垂钓捕捞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结合生态文明村和旅游小镇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古村古镇型、民族村寨型、生态观光型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依托旅游城市和重点度假区、景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憩带。
充分利用热带雨林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然景观区,实现自然资源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通过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型交通网建设,使海南岛中南部热带雨林集聚区的10个自然保护区和11个森林公园贯通连片,形成整体优势。适度开发住宿、餐饮、宿营地、自驾车营地、文化娱乐、休闲运动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民族工艺品、展示民族风情,实施生态移民,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扶贫开发、山区发展的有机结合。
第十三章 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下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工业扩张。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优势,加大项目聚集力度,进一步延伸现有优势产业链条,壮大支柱产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第一节 新型工业
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港口条件和重点工业园区以及开发区,大力优化产业布局,支持海南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高起点、高水平发展临港工业,集约发展油气化工、林纸一体化、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制药等产业,重化工业严格限定在洋浦、东方工业区,其他工业项目集中布局在现有工业园区。
按照点状园区化集中布局,优化园区产业定位。洋浦经济开发区要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重点发展乙烯、浆纸等产业,进一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东方工业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和能源产业,建立临港精细化工基地。海口高新区重点发展汽车、制药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老城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加快海口保税区西移,实现老城和海口工业的一体化发展。昌江国家循环经济区发展铁矿资源利用、新型建材、核电等产业,发挥循环经济区的示范作用。临高金牌港经济开发区发展电子、水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建设,鼓励和吸引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向园区集聚。积极发展软件研发、服务外包、动漫游戏、信息技术培训等相关产业,逐步建设国家级的产业基地。鼓励和支持各类机构、大型企业在海南建设数据灾备中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产业和信息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加快海口药谷建设,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鼓励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培育发展民族药、海洋药物等,加快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海南)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生物育种、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生物环保、实验动物等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挥海南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以及新材料产业。围绕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和航天主题公园建设,积极推动军转民科技产业及航天配套产业发展,推动文昌航天科技产业园建设。
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批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质资源保护及研发、基础动物实验和生物医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著名机构和企业到海南设立研发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在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
第三节 新型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支持现有工业园区、高新园区、特色工矿业企业等进行旅游化改造,增设旅游服务设施,增加供游客观光、体验和参与功能,培育产业特色鲜明、品牌内涵丰富、有竞争力的工业旅游产品,形成一批工业旅游景点。加快发展旅游装备制造和旅游商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海上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房车、越野和户外运动装备、潜水设备、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加强研发设计,发展特色旅游食品、服饰、工艺品加工业。
第十四章 海洋经济
科学规划发展海洋经济,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实施海陆联动战略,打造一批特色海洋产业,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逐步实现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
第一节 现代海洋产业
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推进临港工业、海洋能源和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大型石油公司加大海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努力把海南建成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工和服务基地。适时规划建设海南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适应南海开发的需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修理项目。支持国内大型企业在海南建设修造船、海洋工程设备项目。积极引进大型船舶企业到洋浦工业区和金牌港经济开发区发展游艇产业。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航运业。推进海洋科技研究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能源利用、海水淡化等产业。
第二节 海洋渔业
压缩国内捕捞,积极拓展外海和远洋捕捞,努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培育发展休闲渔业,增值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加快划建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积极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加快中心渔港和国家一级渔港建设,完善渔业生产服务体系,推进西沙渔业补给基地和外海捕捞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推动渔船、渔具升级换代,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造大型远洋渔船,组建远洋捕捞船队。加快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示范场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暖水性水产养殖苗种产业化生产基地。依托渔港条件发展休闲渔业,拓展垂钓、观光渔业、渔家乐等项目。
第三节 海洋旅游
重点发展滨海度假旅游、海洋观光旅游、海岛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海上运动旅游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开通空中、海上旅游航线,积极稳妥开放、开发西沙旅游。在特殊海洋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独特地质地貌景观及其周边海域或海岛建立海洋公园,范围涵盖现有珊瑚礁、海鸟、海洋生物、海洋历史遗迹等海洋自然保护区,统一规划、分区管理,适度开发潜水、垂钓、海底观光、海上休闲运动等旅游产品,打造世界级海洋探奇景观区,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
第五篇 保障措施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
立足经济特区优势,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发挥"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
第一节 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省直管市县体制,进一步扩大市县政府社会管理权限,激发市县发展经济的活力,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实行行政审批管理"零收费"制度。逐步建立专业管理相对集中、综合管理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建立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基层组织机构,优化公共治理结构,增强基层自治功能,构建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治理机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加快农垦总公司独立运作和农场公司化改造步伐,完善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制。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改革,打破现行体制障碍,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实现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管理的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避免多头管理。继续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将工作重点转向编制规划、制定标准、市场管理、整体营销和统筹协调。加强旅游综合协调职能,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将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转移出去,两年内实现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的人员和财务关系与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脱钩。
加快旅游行业协会体制改革。组建"海南省旅游联合会",负责制定行业约定、制定行业服务标准、维护行业运行秩序,以及负责调查统计、信息发布、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职能。省旅游联合会下设行业标准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等职能部门。全省各旅游行业协会均为省旅游联合会的会员单位。建立健全海南省旅行社协会、旅游景区协会、旅游饭店协会、旅游车船协会、旅游购物商品协会、温泉康体协会、旅游高尔夫协会、餐饮协会、文化娱乐协会、乡村旅游协会、邮轮游艇协会、潜水协会等旅游行业协会,加强对本行业的自律管理。
第三节 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
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化。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游厕所、旅行社、导游、购物、节能减排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标准。突出地方特色,在餐饮、购物、潜水、高尔夫等方面建立健全海南省地方服务质量标准。旅游企业要编制服务质量手册,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制订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店信用等级制度。进一步完善"12301"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建立游客、媒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评价机制,提升游客满意度。
第四节 对外开放
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在相关法律法规、运作程序上做好与国际旅游有关条约、标准和通行惯例的衔接和协调,为人员、资金、商品进出创造便利条件。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吸引外资投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大企业到海南设立区域性培训和研发基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发展保税加工业和保税物流业,扶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出口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发展服务贸易,支持海南特色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强海南与国际知名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支持海南与国外知名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合作,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支持国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进入海南,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举办更多的国际性、区域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充分利用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平台和中越"两廊一圈"经济合作机制,提升海南与东盟、南亚等国家的国际合作水平。
创建更加便利的出入境环境。加强口岸边检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出入境管理水平,创造便捷、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方便境外游客赴海南旅游的入境政策。在综合评估执行效果并建立健全外国人在海南入境、居留、出境全过程动态综合管控体系的前提下,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视情况争取增加入境免签证国家。适当扩大国务院已经批准的五个海港口岸水域开放范围,设立游艇停泊点和游艇活动区域。
第十六章 政策措施
第一节 投融资政策
资金投入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目标的实现,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需要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大力创新投融资方式,建立完善海南旅游投融资平台,为各类资金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创造条件。
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其他有关中央专项投资时,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省和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创新投融资机制,通过财政扶持、资金整合、社会投入,按资金来源和用途分工,分别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基金、海南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海南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海南生态旅游建设专项资金、海南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海南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加强与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建立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扩大银行信贷投入。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推进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研究将海南优势产业增列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专栏13:海南旅游投融资平台
第二节 财税政策
针对海南特殊情况,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海南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并在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特别是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边境地区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海南的支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协调,落实将海南9个山区市县列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政策和将尖峰岭等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政策。
省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将每年中央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增量部分主要用于补助市县,支持市县改善财力状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省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55%以上用于民生项目支出,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支持强岛富民。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宣传促销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省级财政设立海南省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农业保险发展资金、农民小额贷款贴息资金、中小企业成长性奖励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引导专项资金。对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旅游类项目,省级财政可给予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第三节 土地政策
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不突破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前提下,试行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调整机制。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业各类用地布局、规模、时序的调控,统筹安排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各类用地。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引导和管控。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分类安排土地利用计划,优先保障国际旅游岛建设鼓励扶持类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建设用地指标分类管理,保障旅游、保障性住房、高科技、新型工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甲类指标用地,适度安排乙类指标用地,禁止供应别墅类用地。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要求,完善土地使用标准,促进各项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调查,编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专项规划和项目区实施规划,建立项目区备选库,在国家批准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内择优确定试点项目区。在保证项目区村庄宅基地等建设用地需要的前提下,调出结余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国际旅游岛项目建设,由省政府对项目区实施规划和新建拆旧进行整体审批,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编制乡村旅游项目规划,稳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试点。充分发挥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民俗体验、生物多样性展示等特色旅游项目,有效促进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开发利用。探索完善以原生态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和高尔夫旅游等生态旅游项目的用地政策。逐步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交易市场,推进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原则上土地一级开发由政府主导。
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探索在征地补偿时,用地单位单独列支社保资金。同时,加大土地出让收益中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比例,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就业培训,拓宽就业途径,稳妥实行留用地安置,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
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岛屿开发利用,依法加强西沙和无居民岛屿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法进行土地确权登记。
第四节 海域和海岛管理政策
科学规划发展海洋经济,集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原则,加快修编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科学划分海岸和近海基本功能区。认真落实围填海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建设用围填海计划指标主要用于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及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编制海岛保护规划,对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制定保护与利用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开展海岛保护与利用。按照《海岛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无居民海岛进行使用确权登记。依法加强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对国防、公务、非经营性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用岛等免缴使用金。加强对海岛及其周边海域保护与利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开展海岛巡航执法检查工作。建立海岛保护和生态修复制度,加强对领海基点海岛、有典型生态系的海岛等特殊用途海岛的保护与管理,对已遭受破坏的海岛开展生态修复。
第五节 其他政策
积极协调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对旅行社按营业收入缴纳的各种收费,落实计征基数扣除各类代收服务费的政策。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旅游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旅游企业用于宣传促销的费用依法纳入企业经营成本。鼓励银行卡收费对旅行社、景区景点参照超市和加油站档次进行计费,进一步研究适当降低对宾馆饭店的收费标准。积极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可以开发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开发旅游项目。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旅游业。
第六节 组织协调机制
本规划纲要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由海南省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期限为2010至2020年,每5年修订一次。依据本规划纲要,要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和旅游区建设规划,制定细化方案和具体措施。
成立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强力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成立海南省旅游规划委员会,负责全省重要旅游资源开发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核。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作为省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机构,牵头负责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编制、旅游资源管理和旅游项目审核的统筹协调工作。各市县党委、政府要把国际旅游岛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检查。制定国际旅游岛建设工作考核评估实施办法,对各市县、各部门、各单位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进一步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切实把考核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大问责力度,对工作不负责、不落实的,严格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进行问责。
第六篇 近期行动计划
第十七章 近期行动计划
一、塑造整体形象
1. 公开征集海南国际旅游岛徽标、吉祥物,评选或聘任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大使。
2. 拍摄海南国际旅游岛整体形象广告、系列公益广告,制作海南国际旅游岛宣传画册、宣传资料。
3. 举办好中国海南岛欢乐节、黎族苗族"三月三"等一批文化节庆活动。
4. 举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等一批高规格会展活动,引进和培育一批会议展览品牌。
5. 举办好环海南岛公路自行车赛、高尔夫赛、帆船赛、沙滩排球赛等体育赛事,引进和培育一批体育赛事品牌。
二、优化旅游环境
6. 实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继续解决脏、乱、差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
7. 实施社会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重点解决"两抢一盗"等社会治安环境问题,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环境。
8. 实施旅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解决旅游企业诚信度低、降低服务质量、欺客宰客等突出问题,建立完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
9. 开展公民旅游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树立"人人爱护阳光海岛,全民共建度假天堂"的旅游意识,营造亲近旅游、支持旅游、保护生态、热情好客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提升服务质量
10. 开展文明景区景点、游客放心购物店、游客放心餐饮店评选活动,打造一批优质服务企业品牌。
11. 开展文明导游员、旅游车驾驶员和出租车驾驶员评选活动,发挥先进模范带动作用,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12. 建设旅游行业标准体系,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示范点、示范企业建设工作,制定出台、推行旅游行业地方标准和服务质量管理标准。
四、完善规划法规
13. 编制海南专项旅游发展规划。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旅游产品建设规划、旅游市场营销规划、国际购物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等。
14. 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条例》,修编《海南省旅游条例》,制定一批配套法规和规章,初步建立海南旅游法规体系。
五、推进项目建设
15. 规划一批游乐园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专业性大公司落户,启动3-5个项目建设。
16. 启动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
17. 新建一批旅游度假区和度假酒店。
18. 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美食街、酒吧街等配套服务设施。
六、建设基础设施
19. 建设博鳌机场,启动西部机场前期工作。
20. 建成运营东环铁路,动工建设西环铁路。
21. 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
22. 做好旅游公路规划,分段推进海南岛沿海观光公路建设,建成一批房车、自驾车宿营地示范点。
23. 加快重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邮轮母港基础设施和游艇码头建设。
七、加强公共服务
24. 引进国际知名旅游院校。创建海南国际旅游职业学院。
25. 开展国家南海博物馆、南海水下考古中心、五指山黎峒大观园等项目前期论证工作。
26. 推进解放军301医院海南分院建设,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县医院标准化建设。
八、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27. 建设海南旅游门户网站。
28. 建设一批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29. 完善旅游标识标牌的建设和改造。
30. 完成旅游厕所建设和改造。
九、创新体制机制
31. 推进旅游行政体制改革。
32. 组建海南省旅游联合会。
33. 启动建立海南与周边主要客源地之间的"空中快线"。
34. 落实好免签证政策。
35. 建设离岛免税店和离境免税店。
36. 培育2-3家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37. 引进5家以上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引进1-2家外商投资旅行社,争取至少1家外商投资旅行社试点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
十、加快人才建设
38. 开展旅游在岗人员培训,举办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赛。
39. 引进一批旅游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40. 设立海南省旅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