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组织80多名师生参加2018年首场国际旅游岛讲坛
来源:海南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研究基地
日期:2018年04月10日 18:51
点击:
属于:基地动态
我院组织80多名师生参加2018年首场国际旅游岛讲坛
海南国际旅游岛讲坛是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南日报社、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省图书馆、海南省新华书店集团参与协办的普及型、社会性、公益性的重大文化交流平台。讲坛自2011年7月开办以来,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来琼论道献智,组织了327场讲坛,为海南省和海口市各界人士呈上一场场经济、管理、文化等多领域理论、知识、经验和智能饕餮盛宴。也得以让外部世界了解海南,让海南走向世界。
2018年4月8日下午14:30-16:30,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南省社会科学院特邀前来参加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国际欧亚学院院士李扬先生,为2018年首场国际旅游岛讲坛开讲,开讲题目:海南新一轮新开放与金融创新。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共组织师生80多人参加讲坛。讲坛现场互动频繁,反响热烈。
李扬先生首先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现状。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如今已经进入下半场,继续去除造成此次百年不遇全球危机的各类问题,特别是实体经济层面的结构性问题,关键是要提高潜在增长率;消除危机以来采取“超常规”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副作用,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将使用更多的政策资源,用于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寻求多重意义的全球“再平衡”。
目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长周期和金融周期,是中国需要认真应对的最重要的两类周期。前者告诉我们,中国经济仍处于由新常态逻辑决定的经济增速下行过程之中;后者提醒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点防范金融风险。必须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增强可持续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他同时也分析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并致力于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他认为,中国金融业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延式扩张模式已至末路。经济快速增长,金融业可以跟随上规模,进行外延式扩张。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条路已到尽头,经济增速下滑,产能过剩长期持续,更使得金融业面临“缩水”的长期风险。于是质量优先、效率至上、内涵式发展成为发展的新模式。二是发展环境将彻底改变。习主席指出:“金融业制度性利差明显,一度存在坐地收钱的强势思维。”这种优势随经济新常态长期持续一去不复返了。今后要突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造价值,靠竞争力吃饭。三是结构性失衡严重存在。实体经济存在严重的供需结构失衡,金融业自身亦有结构性失衡,实体经济运行与金融运行之间循环不畅。
同时,要打好三大“攻坚战”。鉴于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基本已成定局,只要不发生特别大的不利冲击,就没有必要采取较强的刺激增长政策,这就为解决若干关乎国民经济全局的长期问题提供了可贵的“时间窗口”。这就为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坚持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良好的经济背景。在2017年底全国经济工作会上,此三项攻坚战明确被列为今后3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他强调要转变理念,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向就是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单位的基本定位,金融机构亦然。但是金融业历来就是特许经营行业,社会一般总会要求金融机构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本轮全球危机以来,随着公平、平等和可持续问题突显,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渐成世界潮流。在中国,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确立,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和强调,逐渐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统一问题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十九大也宣示,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要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长期融资机制。满足基础设施和准公益性产业融资需求;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满足重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支持科技发展,支持双创。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是:期限长、风险大、现金流不稳定、利润低甚至索性就没有。因此,迫切需要创新金融模式。
发展资本市场是题中应有之义。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鼓励资本形成,特别要满足“草根”创业的需求,发展私募市场、拓展众创、众包、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满足地方金融发展需求;发展信用债市场,完善国债市场、发展市政债市场等债券市场。
重视发展、完善各类长期信用机构。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服务于长期融资的长期信用机构体系,如基础设施、城镇住宅、城镇化项目等,完善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发展政策性担保体系;推动新型产融结合;发展助力资本形成的金融租赁等。
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是长期形成的,现在到了有条件不破坏、有能力修复的阶段了。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加大国家投入,引导国企、民企、外企、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迄今为止,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税收或财政政策支持,这在现阶段不可避免,长期而言,则要开创具有商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配合有关部门确立绿色标准,发展新的业务。
要建立普惠体系。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真实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有尊严地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一城一策”,实行差别化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金融体系必须迅速跟上变化。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提高监管效率。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完善金融法规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架构,使得金融业发展有章可循,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供“好”的监管,既要有效管理风险、保护消费者利益,又不妨碍市场主体的自由经营的活力和市场的高效运行。
要全面加强监管。纠正监管机构定位偏差,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是监管,而不把行业做大做强。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及时有效识别重大风险隐患。完善金融风险应急处置和问题机构退出机制。
要整饬地方金融体系。分离发展和监管职能,避免地方发展冲动带来道德风险。在明确权限的基础上,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强化地方监管责任。在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央统一规则、地方审批、地方监管、地方担责,同时,中央对地方金融监管还要有效监督,纠偏问责。
要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金融。传统金融是“嫌贫爱富”的,其实,更准确地表述,应该说,传统科技条件所形成的成本效率限制,以及商业可持续的前提条件,使得金融产生了“嫌贫爱富”和“脱实求虚”的倾向。如今,数字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这个前提条件。数字技术史无前例的迭代速度,使得使用新技术的各种服务行业、特别是金融业,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平民化和规模化的真实可能。
利用科技创新开辟金融发展新天地。移动互联在深刻地改变金融触达用户的成本和效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结合,也就是,信息、算法和算力的结合,正在深刻改变了解用户、甄别风险的成本和效率,区块链则带来了不需要信任的信任。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样的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一个新的金融业。
要深度地变革效率与成本。效率与成本的根本变革,让满足碎片化、规模化的金融需求成为可能。数字技术带来的不止是支付的便利,更是史无前例地积累信用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驱动的金融在落后的地方推广得更快。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新兴国家的金融科技在实践中发展地更快。也就是说,数字技术是最大、最快的普惠。也因为如此,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中指出,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的优先选择,是一个国家战略。
还要统一“线上”、“线下”世界。数字技术正在和线下实体经济越来越深地融合,在推广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在重构实体经济,并同时降低数字鸿沟。在线上贷款的支持下,地处偏远的农村、农民把他们的农产品卖向全国、卖向世界,让传统被边缘化的农民获得了幸福感,正是农业的供应链在进行线上线下重构,进行实体与金融的重构,展示了普惠、绿色金融的发展的现实可能。
最后强调一点,要以人为本。基于高新科技,金融正在突破条块分割,从产品为本的B2C发展到以人为本的C2B。未来的金融并非传统金融的天下,也不是金融科技的天下,而应当是C2B,是用户的天下。换言之,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以及整个的金融服务业,要以用户为核心重建服务生态链。以用户为核心的生态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这意味着,现代金融替代传统金融,可能产生双赢的结果。